▲7月11日下午,长江北路出现短时间积水 见习记者 熊威 摄
近日,南方一些城市出现的内涝引起人们关注,实际上,这种水漫街头的“壮观”景象在株洲某些区域也曾经出现过。长江广场作为天元区的交通要道,往年遇到暴雨,市民经常能看到“一半广场都泡在水里”的景观。今年5月份以来的几场暴雨,并没有给长江广场带来大范围内涝,这主要得益于陈埠港的改造。目前,陈埠港改造工程已完成60%,工程全部完成后,将彻底解决长江广场积水的顽症。
症结:地势低、陈埠港干渠排渍功能缺失
长江广场地势较低,逢暴雨容易内涝,这是一直困扰市民的老大难问题。“前年、去年问题非常突出,有几次下暴雨,内涝造成交通阻塞,车辆都没法过一桥。”株洲市城管局市政工程管理处路政科科长刘志成回忆起往年的情形说。
据悉,长江广场附近的渠道中最高点(亲亲家园处)标高37.65m,而排渍站排水位标高37.30m,大雨过后,当排渍站起排时,长江广场管道系统均已满流,降雨历时稍长,路面即开始积水。
依据规划,陈埠港的主要功能是将天台路以北包括保利大厦、泰华二村、五一新村等低排区的雨水径流汇至陈埠港排渍站,但由于陈埠港一直缺乏统筹管理、建设,周边开发商违反规定,渠底被掩埋、侵占的现象多。
“陈埠港整个港口渠底呈波浪状,工人在渠顶检查时,发现检查孔数量严重不足,有些渠段甚至被完全封闭,导致积水不能往下渗透。”市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此外,因城市扩容,渡口排渍站排水段面无法满足如今排涝要求,也是造成长江广场常年内涝原因之一。
举措:年初启动了陈埠港改造工程
今年年初。陈埠港改造工程启动。
改造工程起于株洲大桥北匝道与陈埠港交口处,止于陈埠港排渍站前池,全长2845m。一期主要是清淤、降坡、顺通渠道,二期主要是提高渡口排渍站的排水能力。
“目前,共完成1500米的渠道清淤、改造,350米新建渠道开挖、渠道墙的砌筑、450米临时排水沟的改造,完成总工程量的60%左右。”株洲市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改造过程并不一帆风顺。
天伦汽修段150米渠道拆除重建、广夏新村段260米渠道的改造、尚格置业段500米新建渠道的建设等都因为拆迁遗留问题等原因至今尚未完工。
成效:暴雨之后,交通照样畅通
8月7日晚7时30分许,雨水再次向长江广场袭来。记者乘坐T28路经过长江广场路段时,发现广场上几名市政工人正打开泄水井盖排水。
“前年的一场大雨,当时积水都没过膝盖了,水位一度和台阶齐平,长江广场积水很深,公交车要临时改道行驶。”公交车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
对于今年以来的多次暴雨,公交车司机张师傅和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均表示,现在比往年情况好很多,车辆通行顺畅,不用担心车辆滞留问题。
7时50分,记者在现场发现,市政部门的应急车辆已经开往长江广场,现场的积水在雨后一个小时内已基本清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