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淼 通讯员 李礼
10月30日,《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2年修改),经过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向社会公示。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座城市建设、发展的最顶层设计。“06版总规修改”不仅编制2020年规划,也描绘2030年美妙图景,将指引株洲未来近二十年的发展。为此,本报从即日起推出《“06版总规修改”系列解读》,敬请关注。
株洲市区、株洲县、醴陵市一体化发展
未来20年湘东崛起“大株洲”
“06版总规修改”首次提出:未来株洲市域,将按照“一区两片,两轴四带”的空间结构进行布局。其中的“一区”,即为株醴都市区,最为引人注目。
【名词解释】
什么是株醴都市区?
株醴都市区,由株洲市区、株洲县、醴陵市组成,总面积4073平方公里,占全市的36%,将共同构建一个“大株洲”。
都市区将形成“双城”,即株洲中心城区、醴陵中心城区。
都市区发展目标为:长株潭大都市区东南翼的旅游休闲基地、长株潭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空间、株洲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区域和城乡统筹的示范区。
【未来展望】
株醴都市区将是什么模样?
株醴都市区内,将统一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例如:城际铁路,将从株洲市区延伸至株洲县、醴陵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也将在株洲县、醴陵市进行布点。
产业布局也将更为科学合理。“双城”中的株洲中心城区,将以先进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醴陵中心城区,则主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现代物流中心。
城市功能互补,也将是株醴都市区的一大亮点。都市区将形成6大功能区,其中有霞阳新产业拓展区,也有潼白王、泗船城镇产业区,还有湘江旅游度假区,更有大京-官燕、渌江-贺家桥生态保育区。
【专家释疑】
为什么要规划株醴都市区?
市规划局副局长黄升阳:
株洲市区、株洲县和醴陵市三地空间邻近、交通便利,用地、产业联系日益紧密,具备共同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体化发展将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产业集群,是增强城市竞争力、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谋求有利发展形势之必然。
长期以来,株洲市域空间狭长,市区偏于北部与南部城镇缺乏密切联系,对市域尤其是南部三县的带动力不足。三地融为一体,还将强化“核心-边缘效应”,促进市域开放发展格局,共同形成核心优势,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同时,株醴都市区融合发展,有利于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极大地避免重复建设,不断促进资源共享、节约发展成本,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攸县、茶陵一体化
顺应大都市区发展趋势,“06版总规修改”还提出,攸县、茶陵也将一体化发展,成为“一区两片,两轴四带”空间结构中“攸茶片区”(另外一片为“炎陵片区”)。
分析认为,攸县、茶陵空间接近、资源互补,具有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两县城区距离仅30公里,城区之间的城镇已呈现连绵化的发展态势,两县交通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等互补性强,可共同打造湘南物流枢纽、株洲山水旅游线路等。
“一主四副”多组团发展
未来20年 株洲中心城区不“摊大饼”
“06版总规修改”首次提出,未来20年的中心城区将形成“一主四副”空间结构,并构建21个组团。
【名词解释】
什么是“一主四副”?
中心城区,包括株洲市区除大京、姚家坝以外的行政辖区和株洲县渌口、仙井的全部行政辖区,总面积达875.9平方公里。
在“一体三极”格局下,中心城区向北、向南、向东拓展,并形成“一主四副”空间结构。
“一主”为株洲主城区,承担文化、商务、消费、创新等综合服务职能。“四副”分别为云龙副城、湘渌副城、白井副城、高新副城。其中,主城区将形成芦淞、天台、枫溪和伏波4个组团;云龙、湘渌、白井、高新副城将分别形成5个、3个、4个、5个组团。
【专家释疑】
为什么要规划“一主四副”?
中规院上海分院朱郁郁:
当前,株洲已迈入特大城市门槛,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原有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已无法适应满足城市空间规模升级需求。
“一主四副”空间结构中,主城、副城间以生态隔离,各自分工,保证了空间结构的弹性。同时,依托“一主四副”分别形成一个城市主中心、四个城市副中心,各副中心均规划综合性公共服务功能,布局相应产业。在多组团、多中心格局下,株洲中心城区发展不“摊大饼”,每个副城都宜居宜业,市民不需要都往市中心跑,有效疏解城市主中心压力,避免了许多“城市病”。
数说2030
260万-280万
2030年,株洲市域常住总人口530万。
2030年,市域城镇人口440万,进入城镇化成熟阶段。
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60万平方公里以内,可承载城市人口260万-280万。
“1124”
2030年,株洲市域将形成“1124”城镇化格局。即:1个特大城市 株洲;1个大城市醴陵,人口逾50万;2个中等城市攸州、茶陵,人口逾20万;4个小城市炎陵、三门、霞阳、网岭,人口逾10万。
七水入湘
未来20年,株洲中心城区将形成三山印廓、七水入湘的山水格局。
“三山”为婆仙岭、法华山、五云峰,构成城市山脊线背景;“七水”为白石港、建宁港、霞湾港、枫溪港、万枫港、沧沙港、渌江,营造滨水特色空间。